Twitter files 是个什么事件,我希望能完整地了解这个事件的前因,发展和后果,并且给我提供涉及到的文件清单。以及这一系列文件展示了 Twitter 此前在安全、风控方面的努力、不足。再告诉我现在的 Twitter 这方面如何迭代发展?

你希望获取的 Twitter Files 事件的信息是否需要包括所有披露的文件,还是主要关注关键文件和它们的核心内容?

此外,你是否需要对 Twitter 在安全、风控方面的具体措施进行详细分析,还是主要关注 Twitter Files 曝光的内容?

对于 Twitter 目前的迭代发展,你是否更关注安全和风控方面的具体调整,还是整体公司的策略变化?

我需要文件清单,至少我可以下载分析。 对内容请、措施、策略我都关心,希望越完整越好。

我会为你整理 Twitter Files 事件的完整背景,包括前因、发展和后果,同时提供涉及的文件清单,方便你下载和分析。此外,我会详细分析这些文件所揭示的 Twitter 在安全、风控方面的努力与不足。

此外,我还会研究 Twitter 在 Elon Musk 接管后在安全与风控领域的调整和迭代发展,确保信息全面且深入。

我会整理好相关信息,并尽快反馈给你。

Twitter Files 事件完整背景

事件前因与背景

Twitter Files一般指推特公司(Twitter)在2022年底开始分批公开的一系列内部文件,包括截图、电子邮件和聊天记录。这一举措由当时刚刚收购推特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推动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马斯克于2022年10月27日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并接任CEO后不久,宣布计划公开部分涉及“言论自由受限”的内部资料。他表示,“公众有权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公开这些文件的目的在于质疑推特前管理层的内容审核决定,揭露其中据称存在的政治偏见以及政府对平台施加的影响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斯克的这一决定发布于推特进行大规模裁员之后。当时推特裁减了大量员工,包括负责内容审核(信任与安全)团队的成员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马斯克认为此前推特对某些内容的审查过于严厉或有失公允,尤其是美国保守派长期指称推特的内容审核存在自由派偏见,压制保守声音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因此,他希望通过披露内部文件,让公众了解前任管理层在内容审核方面的所作所为。

在此背景下,马斯克将大量内部文件交给多位独立记者和作家,包括马特·泰比(Matt Taibbi)、巴里·魏斯(Bari Weiss)、李方(Lee Fang)、迈克尔·谢伦伯格(Michael Shellenberger)、大卫·茨威格(David Zweig)和亚历克斯·贝伦森(Alex Berenson)等人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这些记者受邀审核文件并首先在推特平台上以连发推文(thread)的形式发布他们的调查发现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据泰比透露,他为获得报道这一“独家猛料”的机会,接受了一些保密条件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魏斯则表示他们唯一同意的条件是首先在推特上发布调查内容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马斯克本人声称,在将资料交给记者时,他并未预先阅读文件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事件发展:文件发布过程

“Twitter Files”文件的发布从2022年12月初开始,持续以推文串的形式公布到2023年3月,合计接近20批。以下是事件的发展时间线及每批文件的详细清单:

推特文件发布清单(2022年12月~2023年3月)

  1. 第1部分(2022年12月2日,马特·泰比)“推特与亨特·拜登笔记本门”:聚焦2020年10月《纽约邮报》刊登的关于乔·拜登之子亨特·拜登笔记本电脑丑闻的报道,推特当时以“被黑客窃取材料”政策为由阻止该报道传播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内部邮件显示,一些高管知道此决定有争议,例如推特通讯负责人布兰登·博尔曼质疑:“我们能真说这符合政策吗?”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推特甚至暂时封锁了《纽约邮报》和白宫新闻秘书凯莱·麦肯阿尼的账号,理由是违反了禁止发布被黑客窃取内容的规则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文件还包括推特如何处理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拜登竞选团队和特朗普政府双方提出的删帖请求(显示两党均有要求删除内容的情况)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此外,民主党众议员罗·卡纳(Ro Khanna)曾电邮推特高管,警告封锁新闻报道可能侵犯言论自由并引发政治反弹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泰比指出,没有证据显示政府参与了推特对“笔记本门”报道的审查决策,也没有任何共和党人士要求推特压制该报道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补充:2022年12月6日,泰比发布“推特文件补充”,披露推特副总法律顾问、前FBI律师吉姆·贝克**(James “Jim” Baker)曾在第一批文件发布前审查材料,导致发布延迟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马斯克随即以此为由开除了贝克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2. 第2部分(2022年12月8日,巴里·魏斯)“推特的秘密黑名单”:探讨所谓“影子禁令”(Shadow Banning)问题。魏斯证实,推特确实对某些账号进行了降低可见度的处理,只是公司内部称之为“可见性过滤”而非影子禁令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推特2018年宣布的新策略会限制那些“可能破坏对话”的账号,使其内容不易被他人看到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文件显示推特有一套强大的内部工具来控制用户内容曝光,例如对保守派评论员丹·邦吉诺设有“搜索黑名单”,对流行病学家杰伊·巴塔查里雅设有“趋势黑名单”,以及对右翼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启用了“禁止放大”设置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此外,推特组建了一个名为“SIP-PES”的高层小组,专门讨论知名度高且有争议账号的处理措施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3. 第3部分(2022年12月9日,马特·泰比)“移除唐纳德·特朗普(2020年10月~2021年1月6日)”:这一批(以及随后的第4、5部分)关注推特是如何做出封禁美国时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账号的决定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揭示,在2020年选举前后,推特对特朗普的推文早已应用了各种“降低可见度”的工具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信任与安全主管约尔·罗斯(Yoel Roth)不仅定期与FBI和国土安全部开会,甚至还与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会面讨论内容问题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这表明推特在封禁特朗普之前,与政府机构有频繁沟通并受到其影响。

  4. 第4部分(2022年12月10日,迈克尔·谢伦伯格)“移除唐纳德·特朗普(2021年1月7日)”:聚焦于美国国会大厦骚乱发生后的第二天(1月7日)推特内部发生的情况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谢伦伯格展示了推特如何在特朗普被永久封禁前夜,内部紧急修改规则以使封禁决定“符合法规”。例如,推特更改了其“公众人物政策”,取消了对国家领导人言论的某些豁免,为封禁总统账号扫清道路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显示,至少有一位员工担心这是一个危险的先例——“一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交平台CEO可以为全世界把关言论”,但这一忧虑被高层否决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此外,罗斯曾建议封禁并未明显违规的共和党众议员马特·盖兹的账号,体现出内容审核标准的弹性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5. 第5部分(2022年12月12日,巴里·魏斯)“移除唐纳德·特朗普(2021年1月8日)”:展示推特高层在最终决定永久封禁特朗普账号时的内部讨论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表明,即便在1月6日冲击国会大厦事件后,推特内部对于特朗普言论是否直接煽动暴力仍有争议,一些员工认为“很难说这构成煽动”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然而,高管层最终找到理由执行封禁。部分员工(包括一位来自中国的员工)表达了不同意见,指出自己“深知审查如何摧毁公共讨论”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但这些异见被资深主管如加德(Vijaya Gadde)和罗斯所驳回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有员工将坚持严格按规则行事、拒绝任意封禁的立场比作“纳粹服从命令”,这在公司内部引发了激烈的道德辩论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6. 第6部分(2022年12月16日,马特·泰比)“推特与FBI的从属关系”:揭露推特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之间几乎“持续且广泛”的联系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显示,FBI特别是旧金山外勤局人员经常向推特发送需要审查的推文或账号清单,甚至一些只有几百粉丝、明显带有玩笑性质的帖子也被反复举报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这些“要求”涉及左右两派的普通用户,可见当时FBI对社媒内容的关注已深入日常琐事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一位推特高管称“FBI坚称在共享机密信息方面不存在任何障碍”,并报告说自2019年10月以来,推特因处理执法部门请求而获得了共计3415323美元的补偿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此外,推特不仅配合FBI,还同意根据国土安全部下属机构CISA、斯坦福大学选举诚信项目、各州政府等提供的“建议”来处理内容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有一天FBI提交的审核请求数量庞大,以至于完成任务后推特一名主管发邮件恭贺团队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7. 第7部分(2022年12月19日,迈克尔·谢伦伯格)“FBI与亨特·拜登的笔记本门”:进一步聚焦推特与联邦执法、情报机构在2020年大选前的互动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显示,就在《纽约邮报》公开亨特·拜登笔记本电脑报道的前一晚,旧金山FBI特工埃尔维斯·陈(Elvis Chan)通过名为“Teleporter”的单向渠道向推特时任网站诚信主管约尔·罗斯发送了10份文件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虽然文件内容未详,但时机敏感。这批资料也揭示,推特前顾问吉姆·贝克曾在内部邮件中提到,推特因处理FBI请求而获得逾340万美元酬劳(如上所述),似乎是对执法部门服务的补偿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8. 第8部分(2022年12月20日,李方)“推特如何悄悄协助五角大楼的秘密网络战”:这一部分由《拦截》(The Intercept)记者李方发布,揭露推特多年来在暗中配合美国国防部的海外网络宣传行动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尽管推特曾向国会保证不允许此类行为,但文件显示事实并非如此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例如,**美国中央司令部(CENTCOM)**曾提供52个阿拉伯语虚假账户名单给推特,称这些账号用于“放大”某些讯息。推特不仅知情,还将其中一些账号加入白名单,给予认证或特殊权限,使其不受算法限制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这些账号伪装成中东本地人,从事有利于美国的舆论引导。虽然推特和其他平台在2020年停止了协助此类项目,但推特至少在2017-2020年间与军方合作了约三年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李方随后在《拦截》发表了深度报道作为配套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9. 第9部分(2022年12月24日,马特·泰比)“推特与‘其他政府机构’”:圣诞前夜发布的这一串推文进一步详述了联邦政府各部门与推特之间的联系管道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其中提到,除FBI外,“其他政府机构”(Other Government Agencies,通常指代中情局CIA等)也直接或间接地向推特提供需要处理的内容列表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关键揭露包括:CIA官员至少参加过2020年夏天与社媒公司的一个会议;推特和Facebook等在定期与FBI、DHS召开的行业会议上会收到所谓“OGA简报”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FBI牵头的“外国影响力任务组”不仅定期与推特会面,也与Yahoo、Twitch、Cloudflare、LinkedIn、维基百科等平台会商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简单说,推特逐渐卷入了一个由情报和执法机构主导的内容监管网络。

  10. 第10部分(2022年12月28日,大卫·茨威格)“推特如何操纵新冠讨论”:记者大卫·茨威格发布的这一部分聚焦COVID-19疫情相关言论的审核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茨威格指出,推特在新冠疫情期间压制了一些虽然真实但对公共政策制定者不利的资讯,“削弱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医生和专家”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显示,推特员工与拜登政府官员有沟通,后者对平台上仍存在一些反对官方观点的账号感到“非常愤怒”,认为推特应该封禁更多账号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例如,白宫官员曾点名要求关注记者亚历克斯·贝伦森(当时因质疑疫苗而被封禁)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茨威格还发现无数例子表明,推特给一些内容打上“误导”标签甚至封禁账号,而那些内容其实并非虚假或只是有争议。例如罗得岛州医师安德鲁·博斯顿因为引用一项经同行评审的mRNA疫苗研究结果而被永久停号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11. 第11部分(2023年1月3日,马特·泰比)“推特如何让情报界介入(上)”:从此开始,“推特文件”进入2023年。第11和第12部分是泰比在同一天发布的两个串,合并探讨政府情报机构与推特内容管理的关系。第11部分着重描述2017年下半年推特所受压力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彼时,美国国会和媒体强烈要求社媒公司拿出证据,证明平台上存在大批俄罗斯虚假账号干预政治(特别是与“#ReleaseTheMemo”标签相关的活动)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在压力下,推特内部做出关键决定:对外声称平台内容移除将“完全由我们自行裁量”,保持独立;但内部指南写明,推特将移除任何**“被美国情报界认定”**为从事网络行动的国家资助账号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换言之,推特表面坚持自主审核,私下却接受了情报部门的定性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12. 第12部分(2023年1月3日,马特·泰比)“推特与FBI的‘单一窗口’”:紧接上条,聚焦2020年夏至2021年初期间推特与各政府机构的协作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显示,推特曾试图抵制美国国务院直接提出的内容删除要求,但最终妥协,同意让国务院等通过FBI转交请求——FBI特工陈把自己称作“美国政府的肚脐眼”(belly button)即单一中转枢纽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期间,几乎所有政府部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安全局NSA、联调局FBI、国土安全部DHS等)以及国会议员都向推特提出过要求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甚至有国会议员直接点名要求封禁特定用户:例如民主党众议员亚当·希夫曾多次请求推特封禁批评其办公室的人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还显示希夫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不仅要求删除一个明显的讽刺账号“Peter Douche”的帖文,还要求移除一些质疑“斯蒂尔档案”(川普通俄调查文件)以及提及“乌克兰举报人”埃里克·夏拉梅拉姓名的账号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希夫的工作人员在邮件中表示,虽然“非常感谢”推特对某些账号进行了降权处理,但担心这些措施可能妨碍执法部门检索相关信息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13. 第13部分(2023年1月9日,亚历克斯·贝伦森)“推特如何掩盖有关新冠的真相”:独立记者亚历克斯·贝伦森(曾被推特封禁,后通过诉讼解封)参与发布了这一部分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贝伦森详细介绍了推特如何在一名前辉瑞制药游说者——斯科特·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的干预下,降低甚至抹去了一些关于COVID-19的真实信息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显示,推特高级政策联络员托德·奥博伊尔(Todd O’Boyle)曾担心前FDA代理局长布雷特·吉罗伊尔(Brett Giroir)关于自然免疫有效性的正确表述会“产生腐蚀性影响”并可能引发病毒式传播,遂给该推文贴上“误导”标签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此外,戈特利布也向推特施压,要求移除贝伦森本人发布的质疑疫苗效果的内容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14. 第14部分(2023年1月12日,马特·泰比)“通俄门谎言(第一部分)”:回到政治话题,聚焦所谓“通俄门”中有关推特的一个虚假叙事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揭露,2018年1月时美国政坛热议的#ReleaseTheMemo标签(指代共和党议员努涅斯要求公开情报委员会备忘录)实际上并没有受到俄罗斯机器人大军推波助澜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然而,民主党参议员黛安·范斯坦、理查德·布卢门撒尔,以及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亚当·希夫曾引述一个名为**“汉密尔顿68”的项目数据,声称推特上该话题是俄罗斯影响行动的一部分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内部邮件显示,推特高管早就质疑Hamilton 68的监测方法。信安主管罗斯甚至逆向分析了其“俄罗斯账号”名单,发现其中几乎全是合法的美国保守派账号**,并非什么俄国特工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罗斯在邮件中直言:“任何基于该仪表板得出的结论几乎都会把保守派讨论说成是俄国人在操纵”,他并称这套说辞是“bullshit”应该被揭穿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但出于政治压力,推特管理层选择了沉默,没有公开拆穿Hamilton 68,而是“打持久战”地静待此事平息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补充:2023年1月13日,泰比发布另一个“补充线程”**,进一步曝光了更多希夫办公室要求封禁账号以及推特配合降权的情况,内容与上述第12部分类似,在此不赘述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15. 第15部分(2023年1月27日,马特·泰比)“超越新闻造假的新案例”:继续深挖Hamilton 68项目及媒体报道失实问题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Hamilton 68由一个名为“维护民主联盟”(Alliance for Securing Democracy)的组织运营,号称跟踪了600个与“俄罗斯影响活动”有关的账号。多家主流媒体依据其数据撰写了大量惊悚报道,例如CNN宣称“俄国机器人用#WalkAway标签打击民主党”或《纽约时报》称“佛州校园枪击案后俄机器人军团蜂拥而至”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泰比通过内部通信揭示,早在当时推特内部就认定Hamilton 68的方法学存在严重漏洞,其标记的大量账号实际上与俄罗斯无关,却被媒体误用来制造耸动新闻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推特内部虽然识破但没有及时澄清,这导致公众舆论被误导。这一部分以推特内部通信和泰比评论相结合,详细披露了这场媒体误报“闹剧”的来龙去脉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16. 第16部分(2023年2月18日,马特·泰比)“趣闻插曲:媒体实验”:在多轮披露后,主流媒体对“推特文件”一直反应冷淡。然而2023年2月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曝光了一件花絮:据称特朗普任总统时曾抱怨一条歌手克莉茜·泰根辱骂他的推文,希望推特处理,但被推特拒绝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一些媒体对这一细节大加报道,令泰比等感到讽刺:相比此前披露的政府要求审查大量普通公民言论,这件对特朗普不利的小事却成了媒体关注焦点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于是泰比进行了一场“实验”,在第16部分中公布了两份名单:一份是缅因州参议员安格斯·金(独立派,倾向民主党)曾私下要求推特处理的354个账号清单,理由五花八门(如“因提到兰德·保罗来访”、“关注过金的对手布拉奇”等等)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另一份则是一位共和党籍国务院官员马克·伦齐提供的14个美国人账号名单,建议推特“调查并删除”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泰比借此质问:既然批评者声称之前的披露“只针对民主党一边”,那么现在提供了共和党人士也滥用审查的证据,媒体是否会同样报道?结果依然是鸦雀无声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17. 第17部分(2023年3月2日,马特·泰比)“新知识、全球参与中心与政府黑名单”:把视角投向美国国务院旗下的全球参与中心(GEC),这是一个被消息人士称为“国内虚假信息产业孵化器”的机构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回顾了GEC及其合作组织的作为,揭示政府资助的智库如何向推特提供大规模黑名单。比如GEC资助的大西洋理事会数字取证研究实验室(DFRLab)曾给推特一份4万名疑似“印度教民族主义”支持者的名单,结果里面竟有大量普通美国人账号(如@mad_murican等)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又如GEC提供的一个标记“5,500个中国账户”的名单,其中甚至包含CNN的三位贡献者(推特员工笑称“虽算不上安德森·库珀的挚友,但毕竟是CNN的人”)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还有一份GEC列出的499个“伊朗虚假信息”账户,用的判定标准包括:是否使用Signal或Telegram通信,是否使用过#IraniansDebateWithBiden等标签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甚至在其他报告中,GEC将一些仅仅因为关注了不止一位中国外交官、转发过“解放巴勒斯坦”或“反马克龙”内容的用户,也打上“外国宣传生态”标签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这部分文件显示,政府委托的反谣言机构可能大面积误伤正常用户,而推特在相当程度上配合了这些行动。

  18. 第18部分(2023年3月9日,马特·泰比)“提交国会的声明:审查工业复合体”:在泰比和谢伦伯格赴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联邦政府武器化”小组作证当日,泰比发布了这组推文,总结他们所谓的“审查工业复合体”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这一部分聚焦学界和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勾连参与内容审查的情况,例如斯坦福大学牵头的选举诚信伙伴关系(EIP)及其后续的Virality Project(传播项目)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揭示,一家名为“新知识”(New Knowledge)的机构曾在2017年阿拉巴马州参议员选举中伪造了一场俄罗斯干预行动,诱使媒体报道共和党候选人罗伊·摩尔受到俄国bot支持的假新闻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推特的约尔·罗斯当时指出,确有本土的进步派团体创建虚假账号制造影响,一些还颇有名气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另外,在发布此线程前,研究员洛文塔尔(Andrew Lowenthal)发现了一系列关于Virality Project的邮件,其中明确提到**“打击有关疫苗副作用的真实消息”**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也就是说,这些机构甚至将某些真实但不利于官方宣传的内容列为需要审查的“常规虚假信息”。第18部分通过梳理资金流向和邮件记录,揭露了一个由政府资助、与科技公司合作的反所谓“错误信息”生态系统。

  19. 第19部分(2023年3月17日,马特·泰比)“巨大的COVID谎言机器”:作为目前最后一批“推特文件”,第19部分继续深挖斯坦福大学及多个智库与政府合作建立的跨平台内容审核机制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文件讲述了**“传播项目”(Virality Project)如何联合七大互联网平台(推特、脸书/Instagram、谷歌/YouTube、TikTok、Pinterest、Medium),创建跨平台的JIRA工单系统来监控和处理有关新冠疫苗的不实信息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令人震惊的是,该项目多次建议各平台对一些真实的故事**采取行动,只因为它们被视作可能削弱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换言之,在这些合作中,“真实但不利”的信息也被打上“标准错误信息”的标签而遭到压制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第19部分强调了学术机构和政府如何携手,将大规模内容审查扩展到跨平台的程度,以及这种审查如何涉及真相本身的操控。

文件下载来源

上述每一部分的内容最初均通过推特线程形式发布,相关推文可以在推特平台(现称X平台)上查阅。为了方便查找,这些“推特文件”后来也被记者们整理成文章或档案。例如,马特·泰比在其Substack网站上发布了各部分的概要和链接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李方在《拦截》网站发表了详尽报道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巴里·魏斯等人在自己的媒体平台The Free Press上也刊载了相关分析。公众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获取每批文件的详细内容。同时,有人将所有推文整理成PDF文件在网上分享(如Scribd等网站) (Twitter Files | PDF - Scribd)。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推特平台的更名和部分记者账号的变动,原始推文有时需要通过网页存档或PDF保存版本阅读。

事件后果与影响

“Twitter Files”的曝光在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但评价呈两极分化。许多保守派人士将这些文件视作证明推特存在偏袒自由派、打压保守派言论的铁证,认为先前关于“大科技公司审查保守派”的指控得到了实锤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马斯克本人以及共和党一些议员也高调宣称,文件揭露了政府机构(如FBI等)如何与推特勾结,甚至暗示拜登团队在大选前要求推特封锁不利报道,从而影响选举结果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另一方面,不少主流媒体和科技记者对“推特文件”的实际意义持怀疑态度。一些评论指出,这些内部沟通记录更多展示的是推特政策团队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艰难抉择并迅速行动,并未发现真正的阴谋或违法行为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例如对于“亨特·拜登笔记本门”事件,文件显示推特是在缺乏确凿证据下根据现有政策作出的判断,事后也承认可能处理失当,并没有出现政府直接下令审查的情况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独立调查者泰比自己也明确表示,他没有找到政府介入推特封锁该新闻的证据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2023年6月,推特公司(此时仍由马斯克领导)的律师团队在一份法庭文件中也强调:“推特文件”并未显示政府曾胁迫公司审查内容,这与马斯克和部分共和党人此前的说法相矛盾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此外,推特前员工提供的证词表明,共和党政府官员过去也频繁向推特提出删除内容的要求,甚至多到需要公司建立数据库跟踪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尽管各方解读不同,“推特文件”无疑引发了对社交媒体内容审核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更广泛讨论。事件公布后,美国国会的共和党人誓言展开调查,在2023年初掌控众议院后立即着手相关听证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2月和3月间,众议院多次传唤前任推特高管(如前信任与安全主管约尔·罗斯、前法务主管维贾娅·加德等)和发布“推特文件”的记者在国会作证,就平台审查政策和政府影响进行质询。这些听证会被高度政治化:共和党议员猛烈抨击过去的推特管理层“审查保守派、干预选举”,而民主党议员则质疑“推特文件”发布的动机,甚至批评马斯克选择的记者是在迎合右翼议程。

在公众层面,“推特文件”引发了关于**“黑名单”“影子禁令”的热议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许多用户惊讶地发现,推特此前对某些账号的限流降权操作是有意为之且不对外公开的。一些此前怀疑自己被“暗中限流”的用户(包括学者、记者和网红等)感觉得到了“官方证据”。这进一步带来了要求全面公开所有内部文件的呼声,认为马斯克不应只挑选部分资料给特定记者,而应该将文件资料库全部解密供公众审阅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还有观点呼吁推特和其他社媒平台改进内容审核流程**,提高透明度、制定更清晰的规则,避免未来再次出现类似争议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需要指出的是,围绕“推特文件”的争论本身也出现了政治偏见的镜像。一些自由派媒体和评论人士批评马斯克的分批披露手法,认为其中有断章取义、渲染夸大之嫌,缺乏对情境的完整交代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例如有批评者指出,泰比等人在解读文件时加入了主观看法,有时会引导读者朝阴谋论方向联想,而实际文件可能另有解释空间。另外,左翼媒体普遍将“推特文件”视为马斯克在替右翼站台,利用推特平台影响舆论为保守派服务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相应地,马斯克及支持者则指责主流媒体对文件揭示的问题视而不见,反而忙于攻击揭露者。这种高度党派化的舆论环境使得“推特文件”事件更难形成共识。但无论立场如何,这次事件至少让公众第一次看到了社交媒体公司内部处理敏感内容时的邮件记录和决策过程,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的运营透明度和问责提出了新的思考。

文件揭示的推特安全与风控努力及不足

“Twitter Files”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使外界得以一窥推特过去在内容安全和风险控制(风控)方面的工作机制。综合这些文件可以看出,推特在维护平台安全与言论自由之间曾做出诸多努力,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问题

  • 与政府机构的合作与边界:文件显示,推特与美国政府各机构(包括FBI、国土安全部、国防部、情报机构等)有广泛联系。一方面,这种合作体现了推特在打击恶意内容(如选举干预、恐怖宣传等)上的积极努力。例如FBI定期向社媒平台通报潜在的外国影响行动,推特也愿意配合提供信息或处理违规内容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另一方面,这些合作缺乏透明度和明确边界。FBI等机构的“建议”在某种程度上演变为对平台的持续压力,甚至连一些玩笑或政治讽刺都被举报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推特内部虽然有时表达疑虑(如认为有些政府提供的黑名单不靠谱),但总体趋向于配合。这暴露出公司在应对政府要求时的制度性不足:缺少严格的审查和拒绝机制,容易被卷入政治审查。例如,推特承诺移除美国情报界认定的账号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就说明其在压力下牺牲了部分独立性。

  • 内容审核工具的运用与滥用:推特早早开发了**“可见性过滤”等内部工具,用于降低违规或有害内容的传播,而不是直接删除账号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这在社交平台是一种精细化风控策略:通过限流、降权来减少仇恨言论和错误信息的影响范围。一定程度上,这体现了推特在内容审核上的创新努力**,希望在言论自由和平台秩序间取得平衡。然而,文件揭示这些工具在执行中存在滥用和不透明的问题。推特员工能够对账号设置各种隐形标签(黑名单、禁止上热门等)而用户本人不知情、无申诉渠道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例如,学者巴塔查里雅因为反对封锁而被隐藏趋势,保守派媒体人被屏蔽搜索等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这些做法在避免公开对抗的同时,也削弱了平台政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用户无法知道自己是否被“暗中处理”,这有违程序正义,也给偏见操作留下空间。

  • 偏见与决策流程:大量内部对话表明,推特员工队伍的意识形态倾向可能影响审核决定。推特总部位于旧金山,员工以自由派居多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文件中有评论称,虽然推特收到来自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内容移除请求都有执行,但总体而言左翼员工更推动了对右翼言论的限制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举例来说,2021年特朗普被封禁过程中,高管引用了极端类比(如“平庸之恶”)来支持封禁决定,而反对者的声音被忽视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又如“纽约邮报”笔记本门报道事件,当时正值大选关键期,推特团队(包括法律和安全部门)可能因为个人政治取向而倾向于认为这是一场外国干预,从而过度谨慎地封锁了链接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事后信安主管罗斯承认封禁该报道是错误决定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这表明内部决策确有可能受到偏颇情绪驱动,而未能客观评估风险。这一不足说明推特缺少多元观点的平衡,内部缺乏有效的审议和纠错机制来避免重大决策偏离中立原则。

  • 政策执行的连贯性与应急反应:文件揭示推特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情况(如1月6日国会骚乱)时,往往临时调整政策以应对。例如,为封禁特朗普,推特修改了公众人物政策等规则,使其行为符合可封禁条件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虽然公司有权更新政策,但这种事后修改再适用的做法在程序上令人质疑:规则像是为了特定结果量身定做,而非一贯执行既定条例。这反映出推特在风险控制中缺乏提前规划和预案,更多是被动反应。再如,推特应对“黑客及泄密”(hack-and-leak)事件的政策本是为防范2016年的重演,但2020年仓促套用于笔记本门导致封锁新闻,适用不当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这些案例显示,推特的风控策略有时候欠缺稳定性:遇到突发高风险事件时容易顾此失彼,既可能矫枉过正(过度审查),也可能因仓促应对引发新问题(如遭舆论质疑审查自由)。

  • 透明度与公众信任:总体而言,“推特文件”暴露出过去推特在安全与风控上的一大不足是透明度不够。无论是与政府的合作、对用户的限流处理,还是制定新政策,都缺少向用户和公众解释说明的环节。比如推特内部维护了某种“黑名单”,影响账号能否出现在搜索和趋势中,但从未向外正式承认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再比如,对于为何封禁特朗普账号,推特虽然发布了博客公告阐述原因,但“推特文件”显示内部另有讨论,包含更多考虑因素和压力,这些在当时并未向用户披露。缺乏透明度的风控措施即便出于善意,也难免损害公众信任。一旦内幕曝光,用户会怀疑平台是否还瞒着他们做了其他决定。因此,“推特文件”的正面效果之一,反而是督促科技公司在安全与内容治理上提高透明度和问责,以重建用户信任。

  • 特殊案例与双重标准:文件还揭示了一些令人质疑的平台行为,例如推特曾默许美国军方利用平台开展秘密影响行动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这说明在国家利益相关时,推特对违规账号采用了双重标准(普通用户操作此类假账户早被视为操纵行为清除,而军方账号却被特殊豁免)。同样地,推特对待政客言论有时网开一面、有时又从严处理,并无一以贯之的标准。这些不一致之处都属于风控工作的漏洞,容易被外界诟病为政治操作或利益驱动。总的来看,推特前管理层在安全和风控上确实投入了大量资源,与各方协作以净化平台内容,也尝试了多种治理工具。但制度上的不透明、标准执行的不一致以及内部偏见的影响,削弱了这些努力的公信力,最终导致“推特文件”所展现的一系列争议。

马斯克接管后的安全与风控策略调整

自埃隆·马斯克于2022年末接管推特以来,平台在安全和风险控制策略上经历了剧烈变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些调整既有理念上的转变,也包括组织架构和具体措施的改变:

总结:马斯克接管推特引发的安全和风控策略调整,是一次从高度人工干预更自由但不确定的摇摆。一方面,新策略凸显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减少了直接审查,强化了用户自我辨别真假的责任;但另一方面,过于依赖个人判断和自动系统的模式也带来了内容失控和信任流失的风险。经历“Twitter Files”揭露的推特旧弊,再看马斯克新政的激进,或可理解为矫正偏差的剧烈尝试。然而理想的内容治理或许在两者之间——既防止平台被滥用传播危害,又避免平台运营者滥用权力压制正常言论。这场实验仍在持续,而Twitter(X)作为全球言论空间的重要一角,其安全与风控策略的发展将持续受到各方密切关注。

参考资料:

  1.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马斯克收购推特及“推特文件”发布背景说明。
  2.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各方对“推特文件”揭示内容的评价(偏见指控与实际发现)。
  3.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批文件细节:推特封锁《纽约邮报》报道经过及内部邮件。
  4. (推特文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第二批文件细节:推特“可见性过滤”(影子禁令)工具与实例。
  5.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第3~5批文件细节:推特内部关于封禁特朗普的讨论与决策。
  6.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第6批文件细节:推特与FBI的密切联系及批量审查请求。
  7.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第7批文件细节:FBI特工于笔记本门报道前夜向推特发送文件,推特获FBI付款。
  8.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第8批文件细节:推特协助美国国防部白名单虚假账号的情况。
  9.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第9~12批文件细节:推特与情报机构、国会议员的沟通合作。
  10.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第10、18、19批文件细节:推特在疫情信息审核中遇到的压力与“真实信息”被当作错误信息审查。
  11.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第14~15批文件细节:Hamilton 68虚假“俄国bots”名单与媒体误报。
  12.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推特文件”引发的后续行动和呼吁(国会调查、透明度要求等)。
  13. (Twitter Files - Wikipedia) 推特在法院文件中对“政府胁迫审查”说法的否认,以及共和党人也要求删帖的证据。
  14. (Musk-owned X’s content moderation shift complicated effort to win back brands | Reuters) (Musk-owned X’s content moderation shift complicated effort to win back brands | Reuters) 马斯克时代内容政策转变(“言论自由但限流”方针)及信任与安全团队负责人变动。
  15. (Musk says Twitter is roughly breaking even, has 1,500 employees | Reuters) (Disinformation on X: Research and content moderation policies - EU DisinfoLab) 马斯克收购后推特裁员概况,内容审核与诚信团队人数锐减。
  16. (Disinformation on X: Research and content moderation policies - EU DisinfoLab) 马斯克恢复封禁账号的措施及恢复范围(包括部分极端或阴谋论账号)。
  17. (Musk-owned X’s content moderation shift complicated effort to win back brands | Reuters) 第三方机构(ADL)观察到的马斯克接管后反犹内容增加、审核减少的现象。
  18. (Musk-owned X’s content moderation shift complicated effort to win back brands | Reuters) (Musk-owned X’s content moderation shift complicated effort to win back brands | Reuters) 前推特品牌安全主管谈“违规内容不删只限”的新政策对广告客户的影响。
  19. (Disinformation on X: Research and content moderation policies - EU DisinfoLab) 推特退出欧盟反虚假信息自律公约的报道。
  20. (Capsule Summaries of all Twitter Files Threads to Date, With Links and a Glossary) Virality Project将真实故事列为虚假信息的邮件内容(反映旧时代过度审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