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 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生的?有哪些应用场景?目前有哪些产品或者业务使用了 MCP 技术?将来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明白了,你提到的是 Anthropic 推出的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我会帮你深入研究 MCP 的背景、目标、应用场景、现有采用它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它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我会尽快整理出一份结构清晰的分析文档与你分享。
Anthropic 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深度分析
MCP 是什么?定义与基本原理
模型上下文协议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是由 Anthropic 于 2024 年11月开源提出的一种开放标准,旨在为大型语言模型(LLM)应用与外部数据源、工具和服务之间建立统一的接口 (MCP协议详解:一文读懂模型上下文协议 - 博客园)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简单来说,MCP 规范了应用程序向 LLM 提供上下文信息的方式,被形象地比喻为 AI 世界的“USB-C 接口”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就像 USB-C 标准统一了设备与外设的连接,MCP 为 AI 模型连接各种数据源与工具提供了标准化途径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通过 MCP,开发者可以让 AI 模型安全、双向地访问外部系统的数据和功能,而无需为每种数据源单独编写定制集成代码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
从架构上看,MCP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AI 应用(称作 MCP 主机 或代理环境,如 Claude 桌面应用、IDE 插件等)会作为客户端,通过 MCP 协议连接一个或多个外部“MCP 服务器”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每个 MCP 服务器是一个轻量程序,封装并暴露某一特定数据源或工具的能力,并遵循统一的协议规范与客户端通信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当 AI 模型需要外部信息或操作时,MCP 客户端会向相应的服务器发送标准化请求,服务器与实际的数据源交互后,将获取的结果格式化返回给模型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这种标准通信机制通常基于 JSON-RPC 2.0 等通用协议格式,实现持续的会话连接和请求/响应交互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通过这种设计,MCP 为 LLM 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上下文数据管道”,让模型能够按需获取知识和调用工具,从而生成更相关准确的回应或执行复杂任务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
MCP 提出的背景与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在各行业的应用扩展,人们希望它们不再是封闭的“语言孤岛”,而能利用实时的外部数据和服务。然而在 MCP 出现之前,并没有统一的方法将模型连接到各种数据源,每个集成都是一次性的手工搭建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VentureBeat)。传统做法通常需要针对每个数据库、文件系统或第三方API编写特定代码,或者使用定制的中间框架(如针对单一厂商的插件机制等),导致集成碎片化、难以复用,扩展到新数据源的成本很高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换言之,不同AI系统各自为政,不同LLM往往需要不同方式连接相同的数据源,这不仅重复劳动,也阻碍了AI助手的大规模应用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VentureBeat)。
Anthropic 提出 MCP 的初衷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痛点。MCP 提供一个通用、开放的标准来替代纷繁杂乱的专有集成方案,把过去每新增一个数据源就得开发一个连接器的局面,转变为“编写一次,到处适用”的模式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Anthropic 官方将 MCP 视为 AI 模型领域的“通用适配器”或“通用翻译器”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VentureBeat)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通过这一标准,任何符合 MCP 的AI应用都能与任何兼容的外部数据源对接,而不需要为每种组合单独开发接口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这大幅降低了集成复杂度,让开发者可以更简单地让模型访问所需信息,也有利于行业各方共同构建共享的连接器生态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MCP 还强调安全性和可控性,支持在本地部署,确保企业数据在自身基础设施内完成交互,并通过双向通信机制保证模型既可读取数据也可执行外部操作,在获取上下文的同时也能触发相应工具功能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总体而言,MCP 背后的动因是:赋予模型“连通真实世界”的能力。在模型推理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如果缺乏实时数据和环境交互,模型的应用价值会大打折扣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MCP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它为模型与外部世界架起桥梁,消除信息孤岛,推动更智能、更有用的 AI 应用诞生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VentureBeat)。
MCP 的典型应用场景
MCP 作为通用的“AI数据/工具接口”,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凡是需要让大型语言模型访问外部知识、调用工具执行操作的情境,都可以考虑引入 MCP。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场景:
增强型 AI 助手与知识管理:企业内部的智能助理通过 MCP 连接公司内部知识库、文档存储(如文件系统、SharePoint/Google Drive 等)以及沟通平台(如 Slack),实现对内部资料的即时查询和综述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例如,一个客服聊天机器人可通过 MCP 从CRM数据库获取客户历史记录或从产品手册中提取答案,从而给出精准回复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
软件开发与编程助手:开发者希望 AI 编程助手直接访问代码仓库、Bug追踪系统、数据库甚至运行环境。借助 MCP,IDE 插件类的AI助手可以直接检索代码上下文、查询数据库状态或执行调试操作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例如,利用提供SQL查询能力的 Postgres MCP服务器,开发者在编写代码时让AI实时查询数据库内容;或通过 BrowserTools MCP服务器让AI访问浏览器环境,获取前端日志以辅助调试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像 Zed、Replit、Codeium、Sourcegraph 等开发工具公司正是利用 MCP 将 AI 代码助手与代码库、开发环境紧密集成,帮助 AI 更好获取与当前编码任务相关的信息,提高代码生成的正确性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内容创作与自动化工作流:内容创作者可以用 MCP 将 AI 接入设计素材库、翻译工具、电子邮件服务等。例如,通过 MCP 连接图像生成服务,当用户撰写文档时AI可自动生成插图;再通过邮件发送服务(如 Resend MCP 服务器),AI 能直接根据用户指令草拟并发送邮件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多个 MCP 工具组合还可实现复杂任务链:比如让AI先生成网站前端代码,再调用图像生成工具制作配图,最终合成完整的网站内容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垂直行业智能应用:在金融分析、医疗健康等领域,MCP 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金融分析助手可以经由 MCP 安全连接到行情数据库、报表系统,以获取最新数据来回答投资策略问题。医疗问诊AI则可通过 MCP 查询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或医学文献库,为诊断和建议提供基于最新资料的支撑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这些应用都依赖模型及时获取专业领域的数据和知识,并在需要时调用相应的行业工具(如药物数据库查询接口等)。
总的来说,MCP 将 AI 模型变成了一个可以**“万事通”的代理,只要有合适的 MCP 服务器,LLM 客户端就能按需“即插即用”各种能力,把原本孤立的AI聊天界面拓展成可访问万千资源、执行多种操作的全能应用**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从企业知识问答、客服聊天,到编程辅助、自动化办公,再到专业数据分析,MCP 在各类场景中都展示出让 AI 营销更强大实用的潜力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当前 MCP 的采用情况和实例
自 2024 年底发布以来,MCP 得到了业界相当的关注和初步采用。不少产品、平台和业务已经开始集成 MCP,以增强其 AI 功能或构建新的AI应用生态。下表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 MCP 应用实例:
采用者 / 产品 | 应用领域 | MCP 集成方式与作用 |
---|---|---|
Block (Square) | 金融科技 (支付) | 早期采用者。将 MCP 用于连接内部数据仓库与 AI 系统,构建企业内部 AI 助手,实现安全访问公司数据并支持业务决策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Apollo | 企业服务 (CRM) | 早期采用者。利用 MCP 将 AI 工具接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销售/客服 AI 助手直接访问客户数据,提升数据获取和客户互动效率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Claude for Desktop | 通用 AI 助手 (桌面) | 官方应用。Anthropic 的 Claude 桌面版内置 MCP 支持,可本地启动多个 MCP 服务器,让 Claude AI 安全访问本地文件、应用和服务,实现更丰富的桌面助理功能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Zed / Replit | 开发者工具 (IDE) | 开发平台。作为 MCP 客户端接入,整合代码库、Git等 MCP 服务器,让 AI 编程助手直接检索项目代码、Issue等信息,为开发者提供上下文相关的建议和自动化操作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
Codeium / Sourcegraph | 开发者工具 (代码AI) | AI 编程助手。与 MCP 集成以连接代码搜索引擎、版本库和文档库,帮助 AI 更好地检索相关代码段和文档,提高自动补全和代码分析的准确度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
Microsoft (Copilot Studio & VS Code) | 办公/开发平台 | 大厂支持。微软已为多款产品加入 MCP 支持,包括 Copilot Studio 门户、VS Code 中的 GitHub Copilot Agent 模式等,使这些工具能够通过 MCP 访问外部知识源 (Microsoft partners with Anthropic to create official C# SDK for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Microsoft for Developers)。微软还发布了官方 C# SDK 并在 Semantic Kernel 中集成 MCP,便于 .NET 生态开发者构建 MCP 客户端和服务器 (Microsoft partners with Anthropic to create official C# SDK for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Microsoft for Developers)。 |
开源 MCP 服务器合集 | 多种数据源 | 参考实现。Anthropic 开源了一系列 MCP Server 示例,覆盖 Google Drive、Slack、GitHub、Git、PostgreSQL、Puppeteer 等常用数据源/工具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表:部分已采用 MCP 的产品和平台示例。
上述实例显示,MCP 正迅速被不同类型的参与者所尝试采用:既有像 Block 和 Apollo 这样有内部需求的企业,也有 Anthropic 自家的 Claude 应用,以及众多专注开发者领域的公司。更值得注意的是,微软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参与 MCP 生态,不仅联合开发 SDK,还将 MCP 融入自家重要产品(如 Copilot 系列)中 (Microsoft partners with Anthropic to create official C# SDK for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Microsoft for Developers)。此外,社区中还出现了诸如 Apify 开发 MCP 服务器(连接其网页数据提取工具)、AI2SQL 利用 MCP 进行自然语言数据库查询等创新实践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这一切表明 MCP 的开放标准正获得广泛认可,一个由共享连接器和通用协议支撑的AI集成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MCP 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影响
作为一项崭新的开放标准,MCP 目前还处于生态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但其未来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以下是 MCP 可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 AI 模型生态的潜在影响:
成为 AI 集成的事实标准:如果 MCP 持续获得各大平台和开发者社区的支持,它有望像 USB-C 或 HTTP 那样,成为 AI 模型接入外部工具的默认标准接口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Anthropic 表示,随着生态成熟,AI 系统将能在不同工具和数据源间携带上下文无缝切换,用更可持续的架构取代当今碎片化的集成方式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这意味着未来无论使用哪家模型(Claude、GPT 等)或在哪种应用里,调用外部数据/功能都可通过 MCP 来实现,模型与工具将实现即插即用的互操作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VentureBeat)。
推动行业协作与竞争新格局:MCP 的开放性会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共建连接器插件等基础设施。这种跨厂商协作将打破封闭生态的壁垒,例如目前 OpenAI 的插件体系是私有的,而 MCP 提供了一个开放替代方案,可能促使各模型提供商朝兼容MCP的方向发展 (OpenAI adds MCP support to Agents SDK - Hacker News)。对开发者而言,MCP 降低了切换模型或数据源的成本(因为接口统一),从而减少供应商锁定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长期看,提供最丰富、易用 MCP 工具集合的公司将更具竞争优势,AI 产品之间的竞争将部分转变为工具生态的竞争:谁的AI代理能调用更多更好的工具,谁就能提供更强大的功能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AI 应用模式的革新:随着 MCP 广泛应用,我们可能看到**“万物皆可接入AI”的新应用模式兴起。每一个软件系统、数据服务都可能开发对应的 MCP 接口,让AI代理可以自主发现并调用所需工具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这将催生出复杂的多步骤自治代理**:AI 可以根据任务需要动态选择和编排一系列 MCP 工具来完成目标。例如处理一个业务流程,AI 也许先调用数据库工具获取数据,再调用分析工具处理,接着用文档生成工具输出报告,甚至通过邮件工具发送结果——这一切都有望在标准化框架下自动完成。
技术完善与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撑上述愿景,MCP 本身还在不断演进。未来版本可能引入对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的标准支持,以满足多用户场景下对安全隔离的需求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增加工具发现与注册中心,方便AI动态获取可用的 MCP 服务器列表,减少手动配置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提供网关服务以处理鉴权、路由和负载管理,在企业级部署中实现更好的可扩展性和监控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以及引入对多步骤执行流程和状态管理的更强支持,使得复杂任务链的执行更可靠(支持断点续执行、出错重试等)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这些改进将进一步降低 MCP 在大规模场景下的使用门槛,促进其企业级采用。
对 AI 生态的影响:如果 MCP 成功成为主流标准,将深刻影响 AI 应用生态的格局。一方面,模型与工具解耦会让开发者能自由组合“任意模型 + 任意工具”,根据任务选择最优的模型和服务,从而加速创新。另一方面,大量共享的 MCP 插件/服务器将涌现,类似应用商店的生态出现,企业可以挑选现成的模块来赋能自家AI系统,而不必从零开发。更进一步,AI 模型的训练和设计可能也会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外部工具(即工具增强型AI成为常态),模型不再追求单独完成所有任务,而是善于调用“外脑”和“外部手臂”。总体而言,MCP 有望成为AI产业基础架构的一部分,其发展就像当年互联网标准的建立,为AI的大规模落地奠定通用协议基础,带来更加开放协作、功能丰富的AI应用新时代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VentureBeat)。
参考文献:
- Anthropic 官方博客:《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Introducing the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Anthropic)
- Anthropic Model Context Protocol 官方文档:《MCP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Introduction -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VentureBeat 技术报道:《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VentureBeat) (Anthropic release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to standardize AI-data integration | VentureBeat)
- Microsoft 开发者博客:《Microsoft partners with Anthropic to create official C# SDK for MCP》 (Microsoft partners with Anthropic to create official C# SDK for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Microsoft for Developers) (Microsoft partners with Anthropic to create official C# SDK for Model Context Protocol - Microsoft for Developers)
- Medium 专栏文章:《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A Deep Dive for Developers | by Amanatullah | Mar, 2025 | Medium)
- A16Z 博客:《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A Deep Dive Into MCP and the Future of AI Tooling | Andreessen Horowitz)
- 中文维基百科:《模型上下文协议》 (模型上下文协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